新闻资讯



钢材贸易行业的现状

时间:2019-06-20     作者 :管理员

 1、钢材贸易企业量多、总体规模小

  我国钢铁贸易商为数众多,据统计,目前经营钢铁贸易的企业有20万家之多,且比较零散,如果说我国钢铁生存企业的集中度比较低,那么钢铁商贸企业的集中度则更低。对于目前的钢贸企业,多数规模偏小。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国内年销售量能够达到千万吨的钢贸企业只有1家,而500万吨以上的只有4家左右,100万吨以上的只有6家,而绝大多数钢贸企业的经营规模都在几万吨至几十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钢铁下游行业的整合也在加快,分散零乱的企业正在被整合成巨型企业,其对上游钢铁产业的需求方式、质量以至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下游企业的这种改变对钢贸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不断加强整合。

  2、经营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和眼光

  目前绝大多数钢贸企业仍以简单的买卖贸易为主,利用低进高出赚取差价。这其中更有众多的“搬砖头”的小户参与。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冲击。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发展和日益成熟,作为上游的钢厂,大搞扁平化经营,扩大自销和直销,对一些没有品牌、不是很著名的贸易商不感兴趣;而下游终端用户对钢材贸易商也十分挑剔,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的、有品牌的钢贸商,远离那些经营劣质产品的贸易商。而象那种通过供应链方式,将上游、下游、中间的加工配送,以及其间的商流、物流、资金流等等完全整合到一起的经营方式,在目前还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大多数贸易商难以形成完善的服务配套功能,更难以产生增值效应。同时,也难以与广大的终端用户形成坚固的“纽带”关系。另外,多数贸易商满足于不亏损的现状,缺乏与其他贸易商合作的理念,经营上单独行动,很少联合其他贸易商共同与钢厂谈判,对企业的发展大多缺乏长远的战略谋划。

  3、物流方式的改变对钢贸商要求提高

  传统钢材市场基本上是以钢材仓储及物业租赁为钢铁流通商提供服务,形成前店后库式的市场格局,传统钢材市场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较为单一,没有联合钢厂、流通企业、信贷银行、加工服务和运输服务商等市场参与者,不具有物流、资金流、商流的组织整合能力,不能形成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经营模式容易被模仿。而近年来,物流方式在逐渐发生改变:物流园区出现了,信息化管理逐渐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来,配送加工功能在不断加强,而与非钢铁领域货物流通的整合也在进行。此外,钢铁企业本身也在不断加强与终端客户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使得部分行业的配送完全为钢厂所垄断,使得贸易商难以涉足。

  4、多数企业经营范围较窄,品种单一

  比如:经营建筑钢材的很少涉足板材;经营板材的很少涉足管材;经营特钢的很少涉足普材。尽管有专业化分工需要,但也反映了大部分企业的能力不够。还有一些企业虽然表面经营范围较宽,如涉足房地产、酒店等其它行业,但也恰恰说明这些企业没有在钢铁领域做深做厚,仍然缺少抵御钢贸风险的能力。

  5、总体以民营为主,缺少政策保护

  钢铁生产企业,由于多数是国有成份,按照去年国家颁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现行的体制,短期内国际资本还难以威胁现有的钢企,甚至因地方政府保护,很多小钢企也不担心大钢厂的“吞并”。钢贸企业则不然,没有任何特殊保护,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小钢贸商由于自身规模小,缺乏担保条件,难以被外界认可,再加之缺少政策上的支持及我国目前在担保融资方面制度建设不完善,中小贸易商存在融资难问题。